一、設備管理與責任
1.專人管理:實驗室設備應由專人(指導教師與實驗室管理員)負責管理,負責設備的日常維護、使用登記及安全檢查等工作。
2.設備登記:所有設備應建立詳細的檔案,包括設備名稱、型号、購買日期、使用狀況、維護記錄等信息,并定期進行更新。
3.設備出借:設備原則上不出借,确因教學、科研需要借出的,應按規定辦理出借手續,明确借用期限、用途及歸還時間,并确保設備在借用期間的安全。
二、設備使用與操作
1.使用前檢查:使用設備前,使用者應檢查設備各部分部件是否齊全、能否正常工作,并确認設備處于安全狀态。
2.操作規程:使用者應嚴格遵守設備的操作規程,禁止擅自拆卸機器人的零配件,不得擅自更改設備設置或進行非法操作。對于複雜或高風險的設備,應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進行操作。
3.使用登記:每次使用設備後,使用者應認真填寫使用登記冊,詳細記錄使用時間、使用者姓名、設備狀況及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等信息。
三、設備維護與保養
1.日常維護:定期對設備進行清潔、保養和檢查,确保設備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态。對于易損件和消耗品,應及時更換。
2.定期檢修:定期對設備進行全面的檢修和維護,包括檢查設備的電氣性能、機械性能及安全性能等,确保設備的長期穩定運行。
3.維修記錄:每次維修後,應詳細記錄維修時間、維修内容、維修費用及維修人員等信息,以備後續查閱。
四、安全管理與防護
1.安全培訓:對進入實驗室的人員進行安全培訓,使其了解實驗室的安全規定和操作規程,提高安全意識。
2.安全防護:實驗室應配備必要的安全防護設施,如滅火器、急救箱等,并定期檢查其有效性。
3.事故處理:一旦發生設備故障或安全事故,應立即停止使用設備,并報告給實驗室管理員或指導教師。同時,應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事故擴大,并配合相關人員進行事故調查和處理。
五、實驗室秩序與環境
1.實驗室秩序:進入實驗室的人員應遵守實驗室的規章制度,保持實驗室的整潔和安靜。不得在實驗室進行與實驗無關的活動,如玩遊戲、上網聊天等。
2.環境管理:實驗室應保持适宜的溫度、濕度和通風條件,确保設備的正常運行和使用者的健康。同時,應定期清理實驗室的垃圾和雜物,保持實驗室的整潔和美觀。
六、違規處理
對于違反本規定的行為,實驗室管理員或指導教師有權進行批評教育、責令改正或采取其他必要的措施。對于造成設備損壞或安全事故的,責令事故責任人進行書面檢查,并按照原價賠償,視情節輕重給予校級或院級通報批評,取消事故責任人半年實驗室申請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