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

 首頁   365概況   人才培養   學科建設   科學研究   實驗室管理   黨群工作   學生工作   招生就業   下載專區   主頁民大   主題教育   清廉民大 
當前位置: 首頁>>學院動态>>正文

【暑期三下鄉】365“八桂織錦·民族融合實踐隊”深入探索多彩民族文化,助力傳承與發展
2024年07月19日 08:14 作者:張燕飛 張航甯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 (浏覽:次)

7月12日至16日,365“八桂織錦·民族融合實踐隊”深入非物質文化遺産村落、民族博物館、廣西民族村、相思小鎮等多個廣西特色文化區域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旨在深入了解和記錄廣西豐富的民族文化和傳統習俗,探索其在現代社會中的傳承與發展路徑。

在廣西民族博物館,通過館内的實物展示和多媒體技術,隊員們對廣西多樣化的民族風情有了更直觀的認識,特别是通過參觀織錦展覽,了解了壯錦的曆史淵源、制作工藝以及圖案與色彩的特點,深切感受到壯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此外,隊員們還親身體驗了銅鼓文化,進一步認識到銅鼓不僅是古代南方民族特有的器物,也是重要的文化傳統和交流載體

實踐隊員切身體驗銅鼓

廣西民族村是廣西最具影響力的民族文化展示中心之一,這裡展示了廣西各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隊員們參觀了12棟不同民族的民居建築,包括客家圍屋、壯族幹欄民居以及侗族風雨橋等。在當地師傅的指導下,隊員們親身體驗了紮染技藝的制作過程,對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産背後的文化價值有了更深的理解。

實踐隊員紮染方巾展示

相思小鎮是融合自然景觀與人文曆史的旅遊景點,隊員們在這裡體驗了竹編技藝,并參觀了非遺藍印花布。在專業傳承人的指導下,隊員們動手編織簡單的竹制品,學習了竹編技法,同時也了解到藍印花布的獨特之處及其深厚的曆史文化底蘊。

實踐隊員在非遺傳承老師的指導下認真學習竹編制作

在揚美古鎮,隊員們探訪了清代一條街、魁星樓、黃石莊園、孔廟、龍潭等地,采訪了當地居民,深入了解當地的民族特色與非物質文化遺産。在清代一條街上,隊員們還采訪了一位出售非物質文化遺産豆豉的阿婆,了解豆豉的制作方法和曆史背景。

團隊成員在采訪關于非遺美食的制作過程

在廣西民族文物苑,隊員們不僅參觀了侗族的風雨橋,還深入了解了瑤族土樓的文化内涵,以及瑤族人民如何通過土樓等形式傳承和發展自己的民族文化。

實踐隊員在參觀風雨橋

此次實踐活動不僅讓每位團隊成員對廣西豐富的民族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增強了他們對民族團結重要性的理解。團隊成員紛紛表示,将繼續和弘揚民族團結精神,努力成為優秀文化的傳承者和民族團結的使者,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力量。(初審:韋曉萍 複審:孫壽媚 終審:蔡其明)



關閉窗口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中国)Official Mobile Platform 版權所有

廣西南甯市大學東路188号 郵編:530006 電話:0771-3260269  招生咨詢電話:0771-3262912(本科生/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