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至15日,由2023級人工智能2班團支部組成的“第一口就喝到了珍組”實踐團隊在南甯市開展“走紅色之旅,追革命之行”紅色基因傳承暑期“三下鄉”活動。團隊成員深入當地紅色文化基地,重走紅色足迹,追溯紅色記憶。
團隊成員在廣西學生軍抗日紀念碑了解到了廣西學生軍在抗日戰争時期的英勇抗日、保家衛國的曆史。廣西學生軍的英名和事迹被永恒地銘記于此。

團隊參觀廣西學生軍抗日紀念碑
位于南甯市人民公園内飽經滄桑的鎮甯炮台見證了廣西革命曆史的波瀾壯闊。鎮甯炮台,作為南甯市區制高點,見證了一段段劍斷黃沙飛熱血的近現代國防故事:桂南戰役、南甯兵變……。團隊成員走進鎮甯炮台,翻閱一份份史料,觸摸那一幅幅感人至深的曆史畫卷,感受一個個跌宕起伏的曆史故事,用智慧和理智去認識史實。随後,團隊成員參觀了附近的革命烈士紀念碑。

團隊參觀鎮甯炮台
團隊成員還先後參觀了雷經天故居、廣西革命紀念館、廣西區烈士陵園,以及位于南湖公園的百色起義紀念館,李明瑞、韋拔群烈士陳列館。睹物思人、緬懷先烈,看着一件件曆史文物,聽着負責人的生動講解,團隊成員深刻體會到我們今天的和平與發展是無數先輩筚路藍縷、披荊斬棘,進行艱苦卓絕的奮鬥換來的。

團隊參觀雷經天故居

團隊參觀廣西革命紀念館

團隊參觀廣西壯族自治區烈士陵園

團隊參觀李明瑞、韋拔群烈士陳列館
此次調研讓同學們對曆史及烈士們的生平事迹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從中汲取了寶貴的精神力量,顯著提升了同學們的紅色文化意識。同時,大家深受紅色精神的鼓舞,表示作為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更應該認識到身上肩負着曆史和時代賦予的偉大使命,堅定理想信念,努力奮進。(初審:韋曉萍 複審:孫壽媚 終審:蔡其明)